新闻中心

News

军事医学科学院建成国家“生物安全防御系统”

时间:2014-06-06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沈基飞)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李松研究员领衔的“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运用”项目,在14日举行的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介绍说,最近20多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组织4个研究所的7个课题组、数百位科研人员集智攻关,针对新发传染病的现实危害,在新病原体的确认和新自然疫源地的发现方面取得突破;针对新发传染病疫情,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防控和应急处置技术和产品;着眼新发传染病未来威胁,构建了国家战略层面的传染病侦察和媒介生物控制平台。这些最新成果的取得加上该院在生物安全防控领域60年积累的一系列科技成就,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生物安全防御系统”。
  据悉,这个团队最先确认了中国H5N1禽流感病毒、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粒细胞无形体、庚型肝炎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国际上率先阐述了SARS自然感染史;发现和确认了莱姆病5个新自然疫源地和2个媒介蜱种。此外,他们还创建了全新的非叠氮药用生产工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建立起中国自主防控流感、禽流感药物应急生产体系,彻底摆脱国外技术封锁和制约。在国际上率先确定了SARS防治的新药物作用靶标,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ARS防治候选药物。攻克一批国际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防护、数字化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空气病原微生物实时侦察等系列技术与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国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的封锁与装备禁运。突破了传染病多元数据集成分析技术难题,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战略层面的传染病流行病学侦察体系,为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撑技术平台。
  这个项目研发的药品、技术和装备被国家、解放军总后勤部列为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的战略物资,在抗击SARS、阻击禽流感、应对甲型H1N1流感,以及汶川震后卫生防疫、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国际维和以及海地地震救援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推荐